牙齦退縮、牙根外露,不僅會造成牙齒敏感,笑起來也容易讓人覺得牙齦不對稱或「牙齒變長」。
事實上,這種狀況多半能透過「牙根覆蓋術」改善,讓牙齦重新覆蓋牙根、恢復自然線條,
同時減少牙齒敏感與牙周惡化的風險。本文將由【典雅牙醫診所】團隊帶您了解牙根覆蓋手術的原理、過程與照護重點,幫助您更安心面對治療。
牙根覆蓋術是什麼?讓牙齦重新回到理想位置
牙齦為什麼會退縮?
牙齦退縮的原因很多,最常見的是刷牙太用力、牙周病感染、牙齒排列不正、矯正治療後萎縮或長期咬合壓力不均等。當牙齦逐漸退縮時,牙根暴露會導致牙齒對冷熱敏感,甚至影響外觀。
牙根覆蓋手術的原理
牙根覆蓋術(Root Coverage Surgery)是利用自體牙齦組織或人工移植膜,將牙齦重新覆蓋在牙根表面,達到保護牙根、改善敏感與美觀的效果。
這項手術屬於牙周整形手術的一種,常與「牙齦退縮治療」「牙周再生手術」並列。
誰適合接受牙根覆蓋手術?
若牙根外露造成敏感、外觀困擾,或牙齦厚度不足導致清潔困難,都可考慮進行此手術。
尤其是希望改善笑容比例、牙齦線條不對稱的患者,更能透過牙根覆蓋術達到自然修復的效果。
牙根覆蓋術怎麼做?手術流程與恢復時間
術前評估:確認牙周健康是第一步
手術前,醫師會透過牙周檢查與X光影像,評估牙齦厚度、牙槽骨狀況與退縮原因。
若有牙周病或咬合不正,需先處理根本問題,才能確保手術穩定。
常見手術方式介紹
臨床上常見兩種方式:
- 結締組織移植術(CTG):取自上顎內側的自體組織,覆蓋在牙根上,成功率高、外觀自然。
- 游離齦瓣移植術(FGG):將牙齦移植物直接縫於牙根部位,多用於牙齦過薄的患者。
手術時間與恢復期
一般手術時間約1小時,術後2週內牙齦逐漸穩定,約3至6個月後能完全融合。
此期間需避免用力刷牙與咀嚼硬物,以免牽扯到癒合中的組織。
術後照顧與遺症預防:穩定恢復的關鍵
術後可能的不適反應
牙根覆蓋術後常見輕微腫脹、牙齦緊繃或麻木感,這些多屬正常現象。
若術區出現持續出血、感染或縫線鬆脫,應立即回診由醫師評估。
如何正確清潔與保養
術後初期應避免使用電動牙刷與牙線,可改用軟毛牙刷輕輕清潔鄰近區域。
飲食以溫和軟食為主,避免刺激性食物。
醫師通常會建議使用抗菌漱口水以降低感染風險。
術後遺症與改善方式
少數患者可能出現牙根覆蓋術後遺症,如牙齦顏色不一致、組織萎縮或敏感復發。
這些狀況多與體質或照護不當有關,經醫師追蹤與修整,多能逐步改善。
為什麼牙根覆蓋術會失敗?三大常見原因分析
1. 血流供應不足
若牙齦移植物太薄或血流不佳,可能導致組織壞死或覆蓋不完全。
2. 牙周狀況不穩定
若基礎牙周病未控制、仍有牙結石堆積,會降低手術成功率。
3. 術後照護不確實
患者若提早刷洗手術區域、咀嚼硬食或未按時回診,容易造成移植物脫落,導致牙根覆蓋術失敗。
透過嚴謹的術前規劃與專業醫師操作,加上良好的居家照護,大多數手術皆能達到良好穩定的效果。
常見Q&A:關於牙根覆蓋術你想知道的事
Q1:牙根覆蓋術會痛嗎?
手術過程採局部麻醉,術中幾乎無痛,術後可依需要服用止痛藥緩解不適。
Q2:術後多久可以正常飲食?
約1週內以軟質食物為主,2週後可逐步恢復正常飲食。
Q3:牙根覆蓋術需要住院嗎?
屬於門診手術,當天即可回家休息。
Q4:覆蓋後的牙齦會不會再退縮?
若能維持良好口腔清潔與定期檢查,大多能穩定維持多年。
Q5:牙根覆蓋術能同時改善外觀嗎?
可以。手術除了保護牙根,也能重塑牙齦線條,使笑容更自然。
重拾自然笑容,從牙齦健康做起
牙根覆蓋術不僅是治療牙齦退縮的方式,更是一種兼顧美觀與健康的牙周整形手術。
若您有牙齦退縮、牙根敏感或牙齦外觀不對稱的困擾,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評估,從病因找起,擬定最合適的治療計畫。
歡迎洽詢【典雅牙醫診所】,由專業團隊為您量身規劃牙周與美觀修復治療,讓牙齦與笑容都能恢復自然與健康。
如有任何牙根覆蓋術、牙根覆蓋術後遺症、牙根覆蓋術失敗相關問題,歡迎與典雅台北中正區牙醫聯絡,免費預約專線:0800-888-231,或立即